匠心融古韵 薪火映清明——福州第六中学 福州建筑工程职业中专学校开展清明节主题系列活动|筑梦467·立德树人(166)
清明烟柳扶苏处,三山翠柏寄追思。3月28日福州第六中学、福州建筑工程职业中专学校党团员师生代表踏访三山人文纪念园,于春和景明中举行"赓火淬魂砺初心 匠心担当践使命"清明节主题活动。 对话历史,致敬不朽丰碑。荫掩映间,英雄雕塑园内,青铜人像雕塑定格民国才女的书香氤氲、科技先驱的智慧锋芒,雕塑以流动的金属捕捉先贤风骨。冰心执卷凝思、林徽因测绘古建、陈景润推演公式、郑振铎指尖残墨未干等十余尊人物雕塑,在晨光中铺陈出百年人文星图。 在闽海百年历史纪念馆内,师生们跟随讲解员走进“海纳”“击楫”“重生”三大主题展区。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斑驳的抗战文物、一段段震撼的影像资料,将师生带回烽火连天的岁月。通过毛泽东手书“抗日宣言”、1920年《共产党宣言》汉译本等珍贵文物,以及光电技术复原的“开国大典”场景,让大家深切体会到福州先贤从近代抗争到新中国成立的光辉历程。讲解员还带领师生们驻足“福州保卫战”沙盘前,讲述本地军民浴血奋战的壮举:“脚下这片土地,曾洒满英雄的热血!” 鲜花献英魂,誓言承遗志。师生们在“福州抗日志士纪念墙”前列队肃立默哀,向纪念碑敬献鲜花。短短几米的墙面上镌刻着8700余名抗日志士的英名,驻足的同学感慨道:“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段热血故事,我们应永远铭记!” “编一顶柳帽,插一株柳枝,追忆、祈福。” 4月1日由校团委联合华服社的同学们以巧手编织柳条花环,将田野间的柳枝与野花搭配成兼具传统美感和现代创意的作品。活动通过“柳丝织情”手工体验,让学生感受清明插柳习俗的文化深意,以手作承载文化,用匠心致敬传统。 升国旗 寄深情 不忘先烈抛忠骨,民族复兴中华魂。清明时节,为了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继承革命烈士的光荣传统,2025年3月31日上午,学校职教处齐炜主任为全体学生做了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国旗下讲话。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历史和风俗,传承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了学生牢记历史,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开班会 寄哀思 清明节来临之际,各班班主任围绕“祭英烈忠魂不朽,过清明文化永传”的主题,组织同学们在班级通过清明节诗歌朗诵会、“英烈故事分享会”等方式,深入探讨清明节的传统习俗与文化内涵,特别强调了祭英烈的仪式和意义,通过讲述英雄事迹、诵读经典诗文等方式,让同学们在感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同时,也能够更加尊重和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岁月。 绘清明 知习俗 为烘托节日氛围,宣传节日文化,各班充分利用黑板报的舆论阵地,发挥和突出班级专业特色,组织学生围绕“祭奠英烈”“勿忘国耻”“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等内容精心布局、构思、创作。清明节黑板报活动的开展,很好地将传统的清明节文化与培育爱国情感紧密结合,让学生们在传统节日中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祭英烈 忆英雄 为充分发挥传统节日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清明节来临之际,学校开展2025年“网上祭英烈”活动,全体学生登录文明网在“网上祭英烈”活动专栏进行文明祭扫、感恩寄语,引导同学们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铭记历史使命,厚植家国情怀,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撰稿:校团委宣传部(生)杨婉蓉 供稿:校团委 德育处 编辑:郑祺 校对:林建和 林松江 审核:王华丰 陈锋 余晨 审定:严凌旭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全国中职学校德育先进单位 福建省高水平职业院校计划立项建设单位